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文学云作家报云朵儿
注册申诉:xianchangbao@126.com云朵儿云朵儿
查看: 1959|回复: 0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的真相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2-7 09:42: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高行之 于 2017-12-7 21:33 编辑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的   真   相

高行之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孟子这句话可以说是号角声,不过,客观地说,孟子并没有说明白这是批判什么样的大不孝的号角声,但从东汉的赵岐开始,却一直把这种号角声定义为“没有儿子是最大的不孝”,从此国人就信以为真,流传至今,其影响可谓深远。1999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北京大学教授李学勤主编的《十三经疏》也没有对这个解释提出任何异议。
最近偶然看到网上有个新的说法,认为找到了这句话的真相,解释说:无后,不是没有儿子,而是没有做到做为后辈该做的事情。
咋一听,似乎有道理,仔细一想,还是很牵强。如果真的是这个意思,那么按照古人的行文习惯,应该是“不后”而非“无后”。不过,这一解释比起二千多来的传统解释已经是进了一大步,创新精神实在值得点赞。下面我就把这句话最初的本意和大家介绍一下:
首先看《孟子》,其前后说法不一致。孟子在《离娄下》详细说过五种不孝形式,却没有“无后”一条,前后不一致。有人说,不孝有很多种形式,最大的不孝未在孟子所说的五种不孝之内,“三”为虚数,指多,而非一二三的“三”。这显然难以成立。怎么可能说了五种却不说最大的不孝呢?其实其中另有隐情。
   古籍经典中确实有“孝有三”的说法。那么,这三点做不到,岂不就是“不孝有三”了吗?曾子曰:“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不辱,其下能养。”(《礼记祭义》)可以看出,孟子其实是引用的曾子的这句话的意思,不过他没有使用原文,而是用否定式换了一种说法,翻译过来就是:“不孝有三,不尊亲为大。”按照今天的规则,这明摆着就是剽窃嘛!孟子瞧不起子思和曾子,想想这也不意外。我们需要证实的是,这么说有什么根据吗?
   当然有!《甲骨文字典》解释:本为“毓”,后世称君长为“毓”,典籍皆作“后”。释义为:君长也。《说文》:继体君也。另外,有学者研究认为夏启时史官将“司”反转的镜像写作“后“,代替了”毓“。不管怎么说,后,指君长,并不是今天我们所理解的”后代、儿子“的意思,因为今天我们所理解的后,是由后和”
“合并而来。在古籍里面,许多字就是因为同样的原因被专家们解释错了。这就是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本来的意思是:
不孝有三种形式,目无君长是最大的不孝。

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学云(文学现场西湖版):华语网络文学创作云

文学新生态【西湖IP大会论坛现场】网生迭代 为I而生

网络作家版权保护中心

侵权违法投诉电话:13 175 114 117

|云朵儿|Literature Cloud Forum |《云朵儿》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