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文学云作家报云朵儿
注册申诉:xianchangbao@126.com云朵儿云朵儿
查看: 2047|回复: 0

中庸说的到底是啥?(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2-7 09:23: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庸说的到底是啥?(中)
一、孔子中庸思想的形成过程
“中庸”是孔子思想的高度概括和提炼,是孔子思想全部内容的浓缩和精髓。
“中庸”这一概念的提出,标志着孔子思想已经走向成熟,因此,这一概念在孔子脑海中出现的比较晚。从《诗经》、《尚书》中,我们可以知道,早在孔子之前,人们已经有了“中”、“和”、“和之”等的概念和认识,从《论语》中还可以看出“中庸”这一概念的大致形成过程:
第一个阶段:孔子思想的萌芽“中行”。
孔子最初提出的概念是“中行”。《论语·子路》记载,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这应该是孔子从《诗经》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和体会。《诗经》有大量的关于“中”的倒装句式,例如,山谷中称“中谷”,心中称“中心”,田野中称“中野”,树林中称“中林”,水中小洲称“中淽”,等等。所以,这句话中的“中行”,实为“行中”。也就是说,最初,孔子认识到做事情要“行中”,要做到“中”,这是孔子中庸思想的萌芽。南宋朱熹在其编纂的《四书》中记载,程颐认为,“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朱熹则解释:“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平常也。”“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而平常之理”,其实指的就是这个意思。由此可见,朱熹对孔子“中庸”思想的理解,还停留在孔子中庸思想的萌芽阶段,显然并不是孔子中庸思想的真实内涵。“中行”,是孔子思想的萌芽,是孔子思想的第一个发展阶段。
第二个阶段:重新认识古已有之的“道”。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研究和思考,孔子的思想有了很大进步,他发现仅仅做到“中行”是不够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中的“道”其实已经包含了这样的思想,于是他开始重新审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说的“道”,并开始探索古代文字中的道,以及先贤们所作所为所言。道,是中华文明中非常古老的一个概念,比如老子就对道作了深入系统的阐述,孔子对道当然也必有所接触和了解。《论语·学而》记载: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这里的“道”,一般的解释为“管理或治理”。笔者认为这样的解释值得商榷。道,在这里是“以……为道”的意思,说的是孔子对千乘之国的管理之道总结分析出来的经验,那就是“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孔子说“就有道而正焉”,表明孔子此时已经认识到了依循已有的道就可以找到正确的方向和方法。他进一步认识到,“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真正掌握道什么时候都不晚,故此有了“朝闻道,夕死可矣”的感悟。这一阶段是孔子思想发展的第二个阶段。
第三个阶段:孔子的困惑。
当孔子重新审视传统文化中的道的时候,深深地认识到了道的丰富内涵和重要意义——“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可察乎天地”,而且他觉得这个道“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可是令他迷惑不解的是:既然道本身这么好这么有用,但是为什么却很少有人能做到呢?故而,他发出了“道其不行矣夫”的疑问。而答案就在《易经》里,那就是:“百姓日用而不知”。孔子深知,“夫妇之愚,可以与知”。也正是因为认识到了这一点,孔子才最终选择了以教徒传道为己任。如果说之前收徒纯粹是为了养家糊口的话,那么从这时起,孔子已经把教徒传道作为终身所追求的事业了。
第四个阶段:提出了“中道”的概念。
老子所说的道深奥难懂,非常人所能领会,如何给自己所总结的“道”最恰当的命名,才最便于人们理解和接受,成了孔子探索的重点。孔子从最初的“中行”联想到道,很自然地想到了“中道”的概念。《论语·雍也》记载: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在绝大多数的解读中,把这里的“中道”解释为“中途、半路上”,这其实是因为不了解孔子思想的发展历程所作的主观臆测。事实上,孔子明确说过,“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显然,孔子根本没有必要在这里创造一个“中道而废”来表示“半途而废”。这里的“中道”其实是孔子提出的又一个新的概念。《中庸》中有“从容中道,圣人也”一句,证明了这一概念的存在。这一概念是孔子将当时盛行的“道”(老子、孔子都谈论“道”足以证明这一点)与自己提出的“中行”思想相结合的产物。这是孔子思想发展的第四个阶段。
第五个阶段:“如之何”的探索。
笔者大略作了下统计,《论语》中“如之何”至少出现了八次之多。仔细分析这八个“如之何”,我们会发现,它们的共同点在于,都表达了“如何才能达到某种状态或实现某个目标”的意思,而在《左传》中,经常会用“如”表示“到某国去”。因此,如之何,其实是“何如之”的倒装句,表示疑问:“怎么才能达到某个目的或者某种状态?”不仅普通人在问,连鲁定公、鲁哀公、季康子都在问“如之何”,这说明,“如之何”是阻碍人们把事情处理好的最核心、最大的问题。孔子显然发现了这个问题,他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因此,对于那些“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孔子也不禁感叹:我“末如之何也已矣!”(《论语•卫灵公》)为了解决“如之何”的难题,孔子在苦苦思索。
经过反复思考、琢磨、探索,孔子的思想有了质的飞越,找到了指导人生的捷径——“吾道一以贯之”(《论语·里仁》)《论语·卫灵公》有也有类似的记载,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也?”曰:“非也。予道一以贯之。”一以贯之,是孔子思想走向成熟的标志。正如《中庸》所述,“君子之道……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孔子将天道、地道、人道在有机地统一了起来,一以贯之,合并为一个,因为只有君子才能能做到,故称为“君子之道”。这些都明确地表明了孔子的思想已经达到了非常成熟的程度。这是孔子思想逐渐走向成熟的重要阶段。
第六个阶段:“中庸”概念的提出与孔子思想的完善阶段。
思想成熟了,孔子需要给他所总结的道起一个合适的名字。孔子对名非常重视,他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这个名字用什么合适?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中庸》中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就是说达到了“中和”,就是达到了天下之大本与道。《中庸》中还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既然“中和”是天下之大本与道,而“诚”是天之道,“诚之”是人之道,那么,人之道自然就是“中和之”了。这与郑玄所注:“中庸,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完全相符!这就是说,孔子用“中庸”这一概念代替了其核心思想“中和之”,故此才有了《论语·雍也》这样的记载: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中庸”这一概念从此闪亮登场,开启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新纪元。孔子也将称之为“君子之道”。
孔子自己对此做过总结。他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一直以来,学术界不清楚孔子这句没头没脑的话究竟因何而发?其实,这里清楚地描述了孔子思想从萌芽到成熟的整个过程。大家都知道,孔子非常重视礼,他从小时候就喜欢玩礼仪类的游戏。正是在学习运用礼的过程中,孔子的中庸思想开始萌芽,确立了“中行”的基础,故称“立于礼”;在学习、教授《诗经》的过程中,孔子逐渐领悟,思想有了很大的拓深和提高,得到了蓬勃发展,走向兴盛,故称“兴于诗”;孔子在齐国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孔子向师襄子学琴,三次拒绝师襄子学习新内容的建议,演奏境界令作为老师的师襄子都佩服得起身敬拜,与鲁大师语乐所述的令人心驰神往的天簌之美,让我们感受到了孔子高超的音乐造诣。正是通过对乐的学习,孔子才实现了融会贯通,最终提出了“一以贯之”“其至矣乎”的“中庸之道”,故称“成于乐”。
这就是孔子思想“中庸”或者叫做“中庸之道”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二、孔子时代,“庸”到底是什么东东?
我们有了孩子荣升“父母”衔,面临的第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给孩子起名。一个新的概念,比如:万有引力,相对论,精神分析,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首先面临的也是命名的问题。我们谁都明白,所确定的这个名字,与该理论或思想一定是有着某种最紧密的联系、最准确的描述、最全面的表达的,那么,孔子命名其思想自然也不例外。更何况,孔子明确指出:“君子名之必可言也”,“名不正则言不顺”,重视名份的孔子命名其思想比任何人都要更加慎之又慎。
然而,为什么 “中庸”却让我们百思不得其解呢?
这是学术界必须敢于正视、勇于探索、解释清楚的问题!
可是,一直以来,学术界对此却采取了几乎集体失声、全员回避的态度,只有极少数理性的贤者在默默地为此而努力,比如冯友兰、梁漱溟、庞朴诸位先生。甚至当笔者为了发表我的研究成果联系出版社时,某著名出版社回复笔者:“从字面意思上去解释一种哲学思想,从出发点上你已经落俗了,这样的研究没有什么价值的。”这位出版界人士的话,清楚地表明了目前学术界在回避无法解释的问题时,都未曾忘记要给质疑者扣上一顶不入流、不够档次的帽子,以此来为自己的逃避开脱。
这样的风气要不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学云(文学现场西湖版):华语网络文学创作云

文学新生态【西湖IP大会论坛现场】网生迭代 为I而生

网络作家版权保护中心

侵权违法投诉电话:13 175 114 117

|云朵儿|Literature Cloud Forum |《云朵儿》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