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韵味诗文二十品——
古钱赏康熙
桓台 张连勋
康熙帝玄烨,在位六十一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执政期间,削三藩、统台湾,御外侵、征朔漠,重农治河、兴文重教,实现国家繁荣,民众富庶,社会安定。在历史上称之为康熙盛世。藏界说,“盛世出好钱”康熙通宝,就是大清盛世铸造的最好的钱币,值得细细品赏。
康熙通宝,是五帝钱之中的一枚,被誉为中国近代制币中的十大名誉品种之一。清代钱币在钱币收藏领域一直受众人所爱,尤其是康熙、雍正和乾隆三位皇帝的钱币,被民间视为清钱收藏之珍品。康熙通宝,正面铸有楷书“康熙通宝”四字,从上而下从右而左直读,背面左右用满汉文写有铸钱局的名称。铜钱外圆内方,其形状外如天,内容地,中为人,一枚钱天地人三者全观,取义精宏。观其钱,造型圆润端庄,敦郭肉厚,造型规整,字迹清晰深俊,包浆浑厚温润,是难得的佳品,它的韵味很值得赏析。
当年,除户部和工部铸钱无汉文外,全国各省二十个铸钱局,在康熙通宝背面,都铸有满汉两种文字的纪地。这二十个省局的铸钱纪地,就编成了最美的诗文。诗云,“同福临东江,宣原苏蓟昌。南河宁广浙,台桂陕云漳。”这首诗将“康熙通宝”钱背满汉文的二十局都囊括其中,被人们称为诗文最美二十品。古钱币历来稀者为贵,相对于户部和工部的铸钱,这诗文二十品要少的多。铸造最少的应为台(台北)、漳(漳州)、南(长沙)、福(福州)。康熙朝有两处山东铸钱局,它为,临(临清)、东(济南)。
康熙时期多次铸钱,手工劳作的生产方式,操作技术落后,母钱的磨损与更新,铸钱工匠的新老交替,使钱币的形制不可能完全划一,所以,出现多种不同版别的康熙钱。如江西省局的康熙钱版别,主要的差异在于面文“通宝”二字。“通”甬字的头部,呈方形者称“方头通”,呈三角形者称“角头通”。宝字目下二点,如八字者称“八足宝”,如人字者称“人足宝”。背面的差异主要是满文“昌”字,最长的一笔竖直到底者称“直昌”,最长的一笔曲折向下者称“折昌”。另有一种满文“昌”字似螃蟹爪者称“蟹爪昌”。另外,面文“康熙通宝”四字,如山东局铸的称“东手昌”,如浙江省局的称“浙手昌”。“通”有单点、双点之分,要集成双点“通”最珍贵的是山东铸造的背“东”双点“通”。俗话说的好,“背‘东’双点‘通’万品难寻踪,有者是珍品,请君记心中。”
古钱是我的最爱,历经十多年寻觅,才集成了诗文二十品的“同福临东江,宣原苏蓟昌,南河宁广浙,台桂陕云漳”的康熙古钱。读着最美的诗文,赏析最美的古钱币康熙通宝,如同看到历史上的康熙帝,智擒鳌拜,勇撤三藩……个个动人的故事,扣人心弦。
古钱币“康熙通宝”有韵味诗文,我用它集藏学史,馈赠亲友,祈福聚财,兴趣赏析。随着岁月的老去,流年的沉淀,古钱币,都会逐渐成为国人的最爱。人会慢慢老去,古钱币却永远不会老,它象一幅幅活的历史画卷,活生生的展现在我们的面前。它留下的是永恒的火焰与不灭的光辉,它是世间最珍贵的精神养料,有着绵长的诗文韵味,也是我长期保持身心愉悦的秘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