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类的阅读 ——记报刊栏前深情朗读的人 文/冯家铭 每天送完孩子上学,都不忘去报刊栏前走一遭,了解点生活,欣赏下美文,也是平日里的一件快事。 今天,有些灰蒙蒙的雾霾笼罩,就像给天空蒙上了一块土布。 报刊栏前,稀疏的几个人影,与长长的报刊栏形成一种反差。我顺着报刊栏依次浏览下去,各地的新鲜事,像一幕幕电影镜头,展现在报纸上,又像一块块麦地,生长在一片广阔的田野上。 又有文友的文章在报刊上发表了,我便一头扎进这些美好的文字中间——吸氧。正看得入迷时,忽然一阵铿锵有力的说话声,从旁边响起。开始我以为,是不是碰上了一个精神不正常的人啊!想到这些,着实吓了我一跳,但看那人专注的神情,其实一点都不像。这就引起了我的好奇。侧身视之,原来他是在读报纸上的一篇文章。这真是一件新鲜的事儿!在报刊栏前阅读,虽说每次停留的时间不是很长久,但成为一种习惯,也有几年了,从未见过如此读报的人。真是有些另类啊! 再仔细看那人,二十多岁的年纪。陈旧的迷彩上衣,一顶旧的“雷锋帽”,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灰色裤子,一双有些脏的解放鞋,像一个农民工的打扮。再看他的脸,黑中透红,让人想起劳动人民的特色。他读得那么认真,那么用情,一会儿眉宇间喜形于色,一会儿面色沉重。他专注,沉迷,旁若无人。这是一种何等的投入和忘我啊!经济浪潮下的社会,人们关注的很多是经济状况,收入多少。能够倾心读报的人还有多少,能够仔细阅读的又有多少,能够在报刊栏前深情朗读的人,有几人哉? 我不禁要问:这是一种另类的朗读吗?想起小时候,上学的时候,每天上课前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朗读。或齐读,如雨后蛙鸣,此起彼伏;或自由读,如花满枝头的蜜蜂乱闹,机器轰鸣。那也是一种怎样的忘我啊!如今,朗读之声难觅,在大街上,大厅广众中的自由朗读,更如凤毛麟角。难道现代社会,不需要朗读了吗? 当经济成为生活的热点,当金钱成为追逐的终极时,我们的阅读空间还有多少?这种深情专注的朗读,除了校园之外,除了舞台上的节目,还有多少?还有多少人愿意作这样忘我的朗读啊?! 再看一眼面前的这位年轻人,他多么像一位民工兄弟。或许他曾在烈日的蒸烤下,挥汗如雨;或许他曾在寒冬里,推着小车搬运;或许他曾在风雨的浇注下奔走;也或许他曾在高考的路上跌倒过,心酸过……可不管怎么说,他现在正在专心地朗读,他正在走进一片神圣的殿堂,他正在用他的朗读告诉这个世界一些什么?或许是他的梦想。 看着他,我也会想到我的阅读和我正在行走着的我的路。 该走了,我回头看了一眼,他还在继续他的朗读。 天空的雾霾分明地淡了许多。
备注:今天,在报刊栏前看到一位倾情朗读的人,有感,写下此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