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文学云作家报云朵儿
注册申诉:xianchangbao@126.com云朵儿云朵儿
查看: 6327|回复: 1

游览神农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1-16 17:55: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旅游车在深谷中蜿蜒行驶,两边山峦起伏,高耸入云的山尖时有云雾缭绕,有时竟分不出是山是云。一道道山岭全被茂密的树木覆盖,红绿黄褐等各种色彩交织成一副深秋的绚烂画卷。山上有星星点点白色房舍,多矗立于绝壁之上;陡坡上偶见种着花生类农作物小块梯田。传说这神农架有野人,从前还有人见过,导游说现在若发现野人拍下照要奖励数百万元。许多游客都好奇的盯着山上看是否有野人,但我总觉这事渺茫甚而荒唐,这茫茫大山,绝壁悬崖,毫无依托的“野人”怕连个住处都难找到又怎能生存呢?

车行大约半小时,驶进了神农祭坛景区。神农祭坛是为祭祀神农氏炎帝而建。传说炎帝在这山里种五谷尝百草采草药,曾搭架采草药故名神农架。沿陡峭山路拾阶而上,导游不断给我们讲解路边的古老树木和珍奇花草及药用价值,尤其吸引我的是路边有许多树下有一块两尺见方的石头,上刻某某人领养的字样,其中竟有退职国家领导人名字,大概以此标明对神农架珍奇树种的重视。一会儿我们来到被称作“杉王”的大树旁,这棵七八个人牵手才能围拢的千年古铁坚杉树,在神农架茫茫林海中最为苍劲挺拔,昂首云天,枝繁叶茂,葱茏劲秀。杜甫名句:“苍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正是它最好写照。古人为纪念神农求福免灾,曾在古杉的基部雷伤处,供奉神农泥塑金像,一时香火鼎盛。但随时间流逝,铁坚杉伤口愈合,神农塑像几乎被大树裹在肚里,但我们仍能从裂缝处看到神像。

     过“杉王”树不远,我们就来到了神农祭坛广场。广场外圆内方代表天圆地方,里面五方红白黄黑青彩色石分别代表五行学说中的金,木,水,火,土。抬头仰望,是主体建筑神农巨型牛首人身雕像,高21米,宽35米,相加为56米,以示中华56个民族紧密团结,它立于苍翠群山之间,以大地为身驱,双目微闭若有所思。雕像背靠的山峰呈二象抬龙景象。近处,高10米的图腾柱分别立于祭坛的左右两边,柱上的大小牛首以示神农氏为牛首人身,子孙后代繁衍之意。图腾柱的前方有两幅大型浮雕,展现了神农氏一生的丰功伟绩。两幅浮雕之间设有九鼎八簋(古时人们用以煮盛的物品,现为中华民族的最高祭祀礼器)和钟鼓楼以供炎黄子孙在此祭拜先祖,寻求庇佑。我和老伴登高343级台阶,便来到了雕像前的瞻仰台,正面石壁上镌刻着“华夏始祖”字样。此处仰望只看到掩映在苍松翠柏间的神农的眼耳和额头。我们沿着上山小径绕雕像一圈后,便拾阶而下来到广场。

   须臾,我们在导游带领下又乘车去神农架自然保护区,参观古老植物园、生物馆、动植物标本馆等处,进一步了解到,是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复杂多样的地质构造,造就了神农架纷繁多姿的生态类型和亘古绵延的生态长链,使其成为“物种基因库”、“天润动物园”和“地质博物馆”,成为珍奇动植物和奇异自然现象的富集区。

  返回的路上,仰望着一道道绵延的山峦和漫山遍野绚烂多姿的各种树木,想到远古的炎帝在此搭架采药、驯化动植物、开荒种田,为人类点燃农耕文明的第一支火炬;而今天的神农架仍以它无可比拟的壮美神奇和深渊幽邃吸引着科学家前来探索,吸引着无数游客来游览观赏,真感到不虚此行。
发表于 2015-11-17 05:08:29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李老师旅游的快乐,也开阔了我们的知识视野,感谢,若此行见到野人就好了,马上就成了新闻明星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学云(文学现场西湖版):华语网络文学创作云

文学新生态【西湖IP大会论坛现场】网生迭代 为I而生

网络作家版权保护中心

侵权违法投诉电话:13 175 114 117

|云朵儿|Literature Cloud Forum |《云朵儿》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