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午,上微信,忽然看到“高青家乡群”,霎时,一股暖流涌遍全身,这是我的家啊!
赶紧打开,759个乡村,759个群。都有单独二维码,都有一个统一的群主,都有相同的热情呼唤。没有犹豫我马上找到唐坊镇,柴家村,手微微颤抖,心剧烈跳动,我这是要回家。柴家可是我魂牵梦萦的地方啊。也许是刚刚开始,群里人员不多,有些还是网名,不知道是谁,但很快我就看到了侄子、侄女的招呼,还有几个熟识的乡亲。
时代发展,社会进步,城市越来越大,乡村越来越小。很多人为了生存,漂泊异地,滞留他乡。老家只是一个籍贯,一个符号。特别是随着父母的离去,大家也就失去了根基,流落他乡。现在来到群里,就是回到了老家。
今生有缘,我们脚踩同一片沃土,头顶同一片蓝天,同呼吸,共命运。我想起左邻右舍的大爷大娘,叔叔婶婶,领我走路,教我说话;给我擦鼻涕,帮我拍尘土;饿了,给我一块窝头,渴了送我一碗清水;累了就坐在胡同口柴奶奶家歇息,困了,就睡在孙奶奶的炕头;来客了,东家借面,西家要油,跑了好几户凑够了十个鸡蛋,跑到二大爷的菜园子摘黄瓜。那时候,谁家来亲戚,全村人高兴,全村人忙活。谁要是炖个鸡,煮个鸭,那是全村飘香气,闻闻也解馋,更有主人让孩子们端着鸡鸭,送了东家送西家。我跟留恋那时,吃饭的时候,大家都端着饭碗,聚到胡同口,边吃边谈,你尝尝我家的饭,我品品你家的菜,交流着做法,探讨着技术,夸赞着女主人……
随着长大,我离开了村庄,那田园牧歌似的生活离我越来越远,可有父母在,我还是能常常回去,虽然和乡亲们见面交往的机会少了,但毕竟小村还在眼前,我还能站在那熟悉的土地上,去寻找回忆曾经的过往。突然有一天,父母相继离去,回家的路就断了,乡村的场景只有在梦里一遍遍上演,对于村人的印象也就只有在回忆里翻捡……
今天好了,在这网络的社会,我们终于在这里相遇,它充分弥补了现实中交往的缺乏,交流的不足,在这里我们可以敞开心扉,尽情畅谈,相互学习,共同提高,为家乡的繁荣发展献言献策,群策群力,为家乡的繁荣昌盛努力奋斗,让我们小柴家再现曾经的辉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