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乡风 于 2017-11-20 13:58 编辑
小寒天里双泉行
沂源县 宋以民
昨天参与了青年作协的一个颁奖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有故知的重逢,也有新面孔的结缘,从头至尾,舒舒适适,快快乐乐,惬意无比。那个幸福的感觉不是今天的文字缕述的重点,今天我想讲一讲另一枝上的另一朵花。
我们陆续到达了清幽幽的双泉村,在活动地点稍事休整后,大家便不约而同的结伙组伴缘山而行。我们大部分人选择了上山坡西行而去,走上了一条蜿蜒清寂的小山道。小路边覆枯毙的杂草,只在路心留下了鞋宽的一线地面。在我们西行队伍的左侧紧傍着一处漫长的山坡,丛丛梯田,一线线,一抹抹,从山脚绵延到朦胧的山顶,各种山果树被农人精心圈养在梯田里,滋滋润润地生长着。这些山田一律是石砌的田埂,精致玲珑,耗过百姓的一番心血。
还在我们前头,一棵硕大无朋的柿子树远远地跃入了我们的眼帘。几只鸟窝高挑在梢头,我想,那儿当是世上最宜人的孕育生命的幸福摇篮了。这棵树儿一出现,便引起了众人满满的好奇与兴趣,大家不由得加快脚步向树而行。树越来越近,有趣的是,先于柿子树我们又遇上了一处山里人家,小院同样也大有深味,让我们一行人流连瞻顾不已。整座院宇,包括正房在内,因为建在一处峻峭山坡上的原因。院落自然就无法肥腴丰满起来,只好在精致上下功夫了。小北屋,小灶房,小厕所(早先养猪或养羊),矮小的院墙,墙体一律是石块垒就,仔细看还是石灰抹缝,有历史了的感觉,屋顶覆以红瓦。院落虽小,但部件齐全,里里外外收拾得干净利落。这当是一户勤谨的山里人家,我心里判断着。有意思的是,主人还随坡就势做了一架短短的石梯,一边附以木质的栏杆,将院子和与院墙几乎看齐的山道结成一体。
不久,一位壮实的山里女人出现了。或许她看到我们这么多人一下拥到她家门前,甚是惊讶,她与我们简单地聊了几句,之后又悄悄地返回家,再上来时,两手托着一篮苹果,一一要求我们品尝,那山里人特有的热情,让你根本无从寻得拒绝的理由。每一个人都分得了一只苹果。不久,家里又出来一位老人,谈话中,我们得知他已年过七十,但硬朗朗的身子一点也不输给小院里外的石头。山里人家身体结实者为多,像他们老伴两人这般好的身体真是让人称羡。
紧邻小院西南的边角上,耸立着我们远处便看到的那棵柿子树。初冬的柿子树钢肃苍劲,叶子已经褪尽,只有稀稀拉拉的柿子还高吊在梢头。最抢眼的莫过于那盘曲遒劲的树干了,或许因为饱经沧桑的缘故,树干凸出了几处巨型的疙瘩,这些怪物状的疙瘩从树干底部一直罗列叠加到树干上边,犹如怪物狰狞的眼睛正贪婪地扫描着四周,寻觅着可口的猎物。
因为活动安排紧张,我们自由山行的时间太过有限,除了上边短暂的自由行,我们还去参观了一处小酒厂。悉心倾听了负责人对白酒制作过程的介绍,以及对未来白酒厂发展的规划。我对白酒的感情有限,那番解说对我来说能起的作用也了了,看着他们有滋有味的品咂,我只能在心里说,愿你们欣得酒中三味,不负老板的一番盛情。
如果说昨天的活动是花,我们得闲间的山行纵目和观览就是碎屑般的侧叶,不过因为青叶的精致玲珑和耐观与耐咀嚼,也让小行同样成了一份怡神畅心的另一份收获。就如一位同行者说的,这个双泉村,名字一听就特别有味,引人遐想。是的,置身此次活动中,我也真得到了好多能言难言妙在心头口难开的美美体会,再次感谢承办此次活动的青年作协。
时间:2017年11月14日星期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