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文晗 于 2016-11-19 07:56 编辑
情系棉衣
淄川/文晗
已经是初冬“小雪”节气了。
乡下母亲打来的电话,略带歉意:“小雪之后,天气一天比一天冷了。我早该为你絮件棉衣的,谁知,这几日总是一个劲地瞎忙。”
不料几天后,我便收到了母亲托人捎来的手工棉衣一件。棉花是六十岁的母亲亲手种的。尺寸大小适合,仿佛是为我量身而裁。絮棉衣的时间更是从“瞎忙”的农活里,挤出来的。
忍不住,轻抚棉衣时,丝丝暖意在心头萦绕,那是因为母亲。
年少时,曾经讨厌这件带着乡土气息的衣服。无论是款式还是花色,都在这流光溢彩的城市里,土的掉渣。那份穿着手工棉衣的耻辱感,总会让我心生自卑。所以,那时总会把母亲寄来的棉衣一件件压进箱底,不再问津。
直到自己也做了母亲,也罹患上“妈妈冷”的通病时,才明白那棉衣的真正含义。后来,我便开始请教起母亲做手工棉衣的技巧来——哪里的棉花要絮的厚,哪里的针脚要均匀。这重重绕绕的棉花絮法,这密密麻麻的针脚,都是源于一个母亲对孩子最深切的爱。
恍惚间,我仿佛看见母亲风里来雨里去,种出的棉花,只是为我。夜晚灯下,戴着老花镜努力认针走线,也只是为我。就连比起往年,送棉衣的时间稍稍延迟了几天,都会生出深深的歉意来。
不知不觉间,那份年少的无知与虚荣,早已被岁月带走。留下来的,是一颗懂得了珍惜与感恩的心。
如今,对我而言,手工棉衣的温暖,更是有了不同寻常的意义。每年的冬天,再也离不开它了。
曾经,有朋友问起身上棉衣的来历,我用幸福者的语气向她娓娓道来。她都沉默良久,最终,竟然沙哑着声音说:“母亲在,真好!”
是啊,有母亲常在,真好!只是有些话,却迟迟没有表达。我满身沧桑,岁月渐老的母亲,你的心,其实我都懂得。
可怜天下父母心, 泪眼朦胧间,深深体会到:母爱并非锦衣玉食的给予,点滴之爱更温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