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文学云作家报云朵儿
注册申诉:xianchangbao@126.com云朵儿云朵儿
查看: 5309|回复: 10

一棵老槐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8-3 17:06: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方寸读城 于 2015-8-3 20:18 编辑

一棵老槐树
淄川   徐铭强
      农村老家大门前,有一棵两人合围粗的老槐树。不知活了多少年,也不知别人家的房前屋后,为啥也多种槐树?小时候的我还一直纳闷:村外的山野田间,松树、桃树、杏树、枣树、柿子树随处可觅,却又唯独不见槐树。
      老槐树向来是不争春的,让过五彩缤纷的春花后,它伸长在陈旧屋檐上的枝叶间,才慢里斯条地结出一簇簇豆绿色的花蕾来。父亲告诉我,槐树花是一味中药,叫槐米。他会用一根带钩的长竹杆,举到高处掰一些枝条下来,择下花蕾后卖到镇上的供销社,换几个小钱补贴家用。卖出去的槐米如何药用,我是不过问的,那时一心贪玩。后来,喝过用槐米炒制的土茶,其香醇细滑的口感,也不次于乡下时兴的茉莉花茶。
      当耳朵里满是聒噪的蝉鸣时,老槐树终于耐不住寂寞,满树间开出黄白相间密密麻麻的小花来,花香尽管不好闻,但照样招蜂引蝶。貌似安静的一棵树,待你近观它时,蚂蚁、叶螨、槐蚜、天牛以及不知名的爬虫飞虫,都各行其道,忙忙碌碌,还不少哩!有一次,我和小伙伴们心血来潮,用各种随手的工具,替树行道,消灭害虫。不知哪个,提了个馊主意:用火烧,岂不更省劲?我们就找来了一捆干玉米秸,架在树下点起了火。恰巧被教书的李叔看见,于是火被他扑灭。李叔没有责怪我们,而是讲了一个关于槐树的故事:早里上,咱这有一个皇帝,特别喜爱槐树,派人专门看管,并在树上挂了一个木牌,告知碰了槐树的受刑,伤了槐树的处死。有个喝了酒的人,不小心碰了槐树,皇帝就要治他的罪,他女儿就到相国晏子那卖身求情,晏子最终说服了皇帝,人才被放了出来。讲完,他又说现在的公安也管这事,在树下点火玩闹会被逮进局里去。吓得我们,从此再也不敢烧树。后来才明白,当然是戳哄小孩子的。
      老槐树身高两丈开外,树冠足有三分地大,晴可遮阳,阴可避雨。左邻右舍的乡亲,都喜聚到老槐树下纳凉聊天。我们小孩子就在老槐树周围空地,人来疯似地玩起抗拐、木人、点报、老鹰捉小鸡等游戏。夜深玩累了,就安静地围坐在一旁的石块上,听摇着蒲扇,喝着花茶的大人们谈天说地。“蒲松龄的狐仙神鬼”、“牛郎织女”、“二十四孝”等故事传说,我们听得津津有味。大人有时会故意把一些鬼怪的故事讲的很吓人,伴着风吹老槐树沙沙的声音,那些惊悚的情节,骇得我头皮怵怵的,下半夜往往还会被恶梦吓醒。但第二天晚上,我却又忍不住钻到老槐树下的大人堆里,眼巴巴地求着他们继续开讲。
      直到背起书包上学堂,我才留意起大槐树。它俨然成为我最忠实的朋友,每天站在门口送我迎我。无论丽日晴天,还是刮风下雨,他总是张开臂膀,用沙沙的树叶响声,对我这个读书郎褒奖热情。自此,老槐树种进了我的心里,与我有了思想的交集。工作以后,有幸养成了一个读书的好习惯。从书中得知,我常念及的老槐树,却不是一种平凡的树!相传周代朝廷种三槐九棘,公卿大夫分坐其下,面对着三槐者为三公座位。于是人们就在门前屋后栽植槐树,有祈愿子孙位列三公之意;至于那句“门前一棵槐,财源滚滚来”的谚语,则是盼望发家致富。原来,老槐树还有如此神异的树语!
      时光荏苒,不觉已到中年,人常常会不自觉地怀旧念祖。有一年,父亲兴冲冲地从老家带来了一本书,红色硬壳纸精装新修的《徐氏族谱》,是我一直想得到的东西。谱首有云:吾族徐氏原居晋国,自大明洪武迁居淄邑已历五百年余。“问我祖先在哪里,山西洪洞大槐树”,我一下子想到了这句在山东流传甚广的民谣。怪不得,村里宗亲家居多种槐树呀。
      从那天起,我似乎真正读懂了这棵老槐树。如今它依旧充满活力地生长在老家门前,树冠如盖,枝繁叶茂。当我再次面对这棵曾经朝夕相伴的老槐树时,除了亲近,又多了一层敬畏,它竟然还承载着几百年前我先祖的祈愿。
      住居在城市的一隅,孤灯夜读写文之际,我时常想起老槐树,追溯一些绿叶对根的情谊。然后告诫自己,默默的励志,默默的求索,在人生路上,孩子面前,也站成一棵有念想会开花的树。


徐铭强:笔名金石、羲和舞,淄川人, 出生于1971年,现居周村,90年代开始发表作品,淄博市青年作家协会会员。有散文、小小说、诗歌作品散见于《淄博声屏报》、《鲁中生活日报》、《淄博财经新报》、《淄博晚报》等报刊


2879207536790246751.jpg
发表于 2015-8-3 21:01:1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的树很少见了,不知道村里的人是否珍惜?珍惜了才是它的福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3 21:01:4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的树很少见了,不知道村里的人是否珍惜?珍惜了才是它的福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4 19:07:2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棵槐,山是仰慕过的,正宗华夏国槐。槐的情节,也与铭强兄多有似处。至于槐文化,得幸于徐主编处拜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5 00:08:35 | 显示全部楼层
窗外风 发表于 2015-8-3 21:01
这样的树很少见了,不知道村里的人是否珍惜?珍惜了才是它的福气。

感谢版主关注,问候夏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5 00:50:36 | 显示全部楼层
山的那一边 发表于 2015-8-4 19:07
这棵槐,山是仰慕过的,正宗华夏国槐。槐的情节,也与铭强兄多有似处。至于槐文化,得幸于徐主编处拜学!

那日与山兄谈论,回后感想成文,在此亦有一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6 10:48:43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老师的文章,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7 08:37:04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多时候,儿时的记忆都是一种冥冥乡愁,涩而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7 08:37:59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多时候,儿时的记忆都是一种冥冥乡愁,涩而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7 08:38:20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多时候,儿时的记忆都是一种冥冥乡愁,涩而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学云(文学现场西湖版):华语网络文学创作云

文学新生态【西湖IP大会论坛现场】网生迭代 为I而生

网络作家版权保护中心

侵权违法投诉电话:13 175 114 117

|云朵儿|Literature Cloud Forum |《云朵儿》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